近年來,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,再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智慧出行,整個汽車產業正在進行有史以來又一次顛覆性的變革。各大車企紛紛與新出行行業建立聯系,加速轉型,擴大營業范圍。
尤其在全球經過疫情洗禮后,一些有幸存活下來的汽車制造商競爭壓力劇增,它們借此機會對后疫情時代的發展進行思考,并更加堅定了企業長期的發展路線。
比如說,豐田更加堅定了從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,從而實現人類未來移動出行愿景的決心。
另外,比亞迪則與滴滴出行聯手推出共同設計的定制版新能源汽車,同時兩家公司計劃在今年對將用于網約車服務的新車進行測試;北汽新能源與法電中國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,雙方將在海內外新能源汽車推廣、換電市場布局、出行生態構建、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。
其中,早在2017年,豐田就提出了企業挑戰“Start Your Impossible”。
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更是直言:“如今,汽車產業正在迎來百年一遇的巨大變革,豐田牢記初衷——制造更好的汽車,不斷創造出有愛的移動工具,要讓未來的移動社會更加美好。為了將這些付諸現實,豐田必須要顛覆對汽車的傳統定義,必須創造新的移動工具。”
所以在本屆北京車展上,一輛意味著新世代的移動出行工具的--e-Palette出現在人們的眼前。
不僅如此,隨著車聯網概念逐漸深入人心,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通過手機與自己的汽車“交流”。
以新能源車型為主的出行公司,在互聯網公司和各大主機廠商快速入場布局的當下,出行公司同樣也在以跑步的節奏,探索、擴大著未來的發展新方向。
就拿最近比較出圈的曹操出行來說,其2016年底上線以來,從充電站搜索、充電、支付結算流程到幫助服務平臺專車、加盟、出租車等多渠道順利運營,為司機提供穩定高效的充電服務,其不斷優化內核。
兩個月前,更是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國戰略合作,更好的保障平臺新能源車輛充電需求,對各城市網約車市場新能源車輛運營有巨大意義。
隨著出行公司平臺服務能力的不斷提高、司機流量的持續穩定,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,未來的出行場景或許有一萬種可能。
有業內人士認為:“聚焦產業發展核心動能,堅持對新能源出行領域服務模式及尖端技術的不斷探索和創新,通過與行業伙伴共同攜手努力,打破產業在充電、運營、營銷等各個服務維度的資源邊界,實現平臺互通共享,新能源出行產業才能在國際賽道上實現更好的彎道超車,一路向前。”
確實,移動出行并不是我國的特有產業,日前韓國政府也表示將大力發展移動出行落實“綠色新政”。
其內容顯示未來五年韓國要普及未來移動出行方式,以及電動車數量增至當前的10倍,以助力汽車領域的國家和產業競爭力,積極推動經濟社會向低碳經濟轉型。
可以預見,未來的移動出行產業將會更加龐大而豐富的。
我們需要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應用,也需要整個出行生態內的互聯互通,產業伙伴的合作和共享,來共同創造雙贏局面。【iDailycar】
撰文:宋雨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