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車展,第八代高爾夫宣布了預售價,15-16.5萬元之間,并且會在本月上市。
在這個新老交替的時間節點,現款的高爾夫給出了近3萬的優惠。這就讓很多朋友都犯了難,雖說第八代高爾夫是全新換代,但車身尺寸、內部空間、機械層面都沒有大變動。
那么第八代高爾夫是否真的值得我們買呢?以下是第八代高爾夫你不得不知道的幾點:
MQB Evo平臺
第八代高爾夫為MQB Evo平臺的車型,但它的這個平臺和我們理解的機械化平臺有點不同,以往大眾的車型從PQ35到MQB這種平臺升級伴隨著的是機械的升級。
但到了第八代高爾夫上面,MQB Evo的重點的升級在于智能化體驗而非機械。
官方宣稱它搭載CANFD及車載以太網技術,總線帶寬由500K增加至2M,通訊率高達100Mbit/s。
說人話就是網速更快了,能更好適應5G時代網速對自動駕駛的幫助。
但平臺升級對駕駛質感的提升,可能就沒期望中的那么大了。好在第八代高爾夫車身減重了45千克,希望能早日試駕到它。
“數字化”高爾夫
第八代高爾夫的另一個亮點是數字化,北京車展上官方不止一次提到過它是“數字化的高爾夫”。
最容易讓我們感知的就是全數字座艙和人機交互系統。這套系統其與ID.3上的其實是同一套,根據早前在德國的首批已交付的車主反饋,很多軟件都頻繁出現閃退。
當中的原因,這是一套大眾重新設計的交互系統,很多軟件并沒有針對這套系統專門研發,所以適應性不強,當然我也相信國產的第八代高爾夫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。
但是相比國內的斑馬、騰訊、百度,一眾互聯網“碼農”,它們推出的車機系統來說,整體的交互體驗,相信短期內是第八代高爾夫很難超越的。
所以聰明的長城、雪鐵龍、起亞都與國內的互聯網大頭合作造車機,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沒人比它們更懂國內消費者。
支持OTA升級
這是個大家不算熟悉的功能,最初在汽車上接觸OTA是電動車,通過OTA對動力系統、應用程序、制動距離、電控續航和自動駕駛輔助等功能進升級,特斯拉的Model S,通過OTA升級百公里加速由4.3s縮短至3.3s。
而這次上市的第八代高爾夫預計也會搭載OTA功能,不過根據了解,大眾OTA升級主要針對的是車機和軟件方面的升級,并不能通過OTA對車輛性能進行大幅升級。
這難道是因為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區別嗎?其實也并不是,我們熟悉的哈弗F系就能像電動車一樣進行OTA升級,換而言之可能前一天變速箱還各種卡頓,但睡醒一夜升級完成后就平順得像臺新車了,夸張點說,就是能讓你天天開新車。
懸掛可能按功率分高低配
有了解過現款高爾夫的都知道,大眾為了區分高低配,分出了1.2T和1.4T兩款發動機,排量的不同可以理解,畢竟大家都是這么做的。
但它還將懸架高低配玩出了花樣,現款1.2T用的是扭力梁后懸架,而1.4T用的是多連桿的后懸架,而第八代高爾夫也很可能會繼續采用這一策略。
并且根據小道消息,懸架擺臂的材料也會有不同,高配車型會使用鋁制材料,低配會是鑄鐵,當然了一切最終還得看上市后的準確參數。
買新還是買舊
好了,聊了這么多,回歸下現實的買車問題,第八代高爾夫是否值得我們等呢?
目前現款高爾夫最大的問題是配置分布,只有高配車型才能選配ACC這類高級駕駛輔助配置,而走量的車型大部分用戶都享受不到。
八代高爾夫打出了電氣化架構和智能化的牌,還管它叫數字高爾夫,相信會將大部分的智能化配置進行下放吧?要知道,隔壁的卡羅拉都已經全系標配了ACC這類高級輔助配置。
所以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了,大眾會像豐田那么狠,將全套智能化配置下放到第八代高爾夫大部分車型上嗎?
如果真是那樣,現款高爾夫頂配優惠后的售價與八代高爾夫低配類似,同時八代高爾夫在高級輔助配置上還不差,那顯然買新不買舊。但如果依然是高配的專享,那我建議你看看現款會更有性價比。
你們對八代高爾夫還有哪些想知道的呢?不妨在下面評論區留言。